行业资讯
影响近20%人群,心理健康服务千亿市场如何盘活?
发布日期:2022-09-21 浏览次数:318
据权威数据统计,我国有16%-17%的人饱受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困扰,精神心理问题所致疾病负担占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13%,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、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。
然而,受到精神心理问题困扰并不等同于“有病”。据统计,精神心理领域常见的抑郁症患病率为2.1%,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.98%。虽然这两种疾病的患病率并不低,但距离上述近20%的比例仍然有很大差距。这也意味着,精神心理问题困扰程度不一,相应的解决手段也是多样化的。
现实是,大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还有待提升,人们普遍缺乏防治知识、主动寻求帮助或就医的意识,部分患者及家属仍然有病耻感;心理健康服务方也存在连接效率较低、衔接不足等问题。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刻不容缓。
无论是从患者需求、诊疗规范,还是政策倡导的角度看,心理健康都需要搭建多层次的服务体系。
“通常,大众在面临心理问题时,会尝试吸收相关知识,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,也包括向家人朋友倾诉;当自我调节无法解决时,会寻求外部专业人士的帮助,例如心理咨询。”金方怡介绍,在症状更严重或持续时间更长的情况下,用户就需要前往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,通过药物治疗、心理治疗、物理治疗等医学方式进行疾病干预。
在《精神障碍诊疗规范(2020年版)》中,多种精神障碍的诊疗规范都强调了精神科医生专业指导、心理治疗师/咨询师协助,综合医院医务人员、社区卫生人员、社会工作者的帮助等,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性。
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,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高度重视,国家卫健委密集发布心理疏导相关的工作方案,支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、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参与心理服务工作。除此之外,近年来国家还多次出台相关政策,倡导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搭建。
2017年,国家卫健委(原国家卫计委)、中宣部、中央综治办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》指出,心理健康服务是运用心理学及医学的理论和方法,预防或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,促进心理健康,提高生活质量,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宣传教育、心理咨询、心理疾病治疗、心理危机干预等。
此后,包括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在内的多次文件均指出,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、心理热线服务、心理评估、心理咨询、心理治疗、精神科治疗等衔接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。
截至2019年底,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数为5529家,其中,精神专科医院2096家,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3433家。全国共有精神科执业(助理)医师4.63万名,心理治疗师、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社工、心理咨询师数量也在逐年增加。
当前,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呈多元化发展,心理健康服务质量正在逐步提高。然而,这与理想的服务体系形成还有差距,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。
首先,从用户角度看,随着移动社交、新媒体带来多元化的信息渠道,大众对精神心理问题的知晓率有所提高,但认知率仍然偏低,更缺乏防治知识和主动就医意识,部分患者及家属仍然有病耻感。事实上,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并不等于有病,即使患病,也是可控制、可治疗的。
这就要求对全社会进行更全面和权威的信息与知识传递,提升大众对精神心理问题的认知率,以及主动寻求专业帮助、主动就医的意识。
其次,从服务方角度看,非精神心理科医务人员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较低,尤其是在心理咨询这样的关键服务环节。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》规定,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、治疗。这要求心理咨询人员有能力对来访者进行初步鉴别,以判断来访者更适合进行心理咨询,还是更适合尽快去医院就诊。但金方怡提到,目前全国100多万心理咨询师中,具备精神心理疾病辨别能力的非常少。
按照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》要求,社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要加大服务技能和伦理道德的培训,提升服务能力和常见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。精神科医师、心理治疗师对心理咨询师、社会工作者等给予技术指导,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治疗和心理干预等。
此外,各服务环节的紧密衔接尚未形成常态。心理健康的多个服务方分别由卫生健康部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、民政部门等单位管理,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的,还涉及教育部门。从前文的政策部分也可以看出,系统性的文件均由多个部门联合发布。
2020年疫情期间,各地加强多部门联动,为居民提供心理干预服务。在湖北武汉,当地组建心理救援专家组、心理救援医疗组、心理援助热线咨询组等专业小组;建立健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、社会心理服务机构、学校心理咨询中心、心理服务志愿组织合作机制,形成连续完整的心理服务链条。
疫情之后,多部门、多组织的衔接与联动还需常态化进行。
更关键的是,疾病诊疗在医疗机构进行,心理咨询或其他非医学的干预措施在社会机构进行。医疗机构与非医疗机构之间没有成熟的转介机制。
在《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》中,涉及精神心理服务价格项目的有26项,包括心理治疗、催眠治疗、森田治疗等;但仅有上海、广东深圳、北京海淀等地区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;而商保产品则大多将精神心理疾病排除在外。
未来,随着社会发展、精神心理疾病谱的变化,轻度精神疾病、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规模将不断扩大,对相应服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强烈。
搭建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,既是政府部门自上而下推动、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工作,也是社会各个参与方发挥自身能量、获取相应回报的行业机会。
对医疗健康企业,尤其是能够起到高效连接作用的互联网平台企业而言,未来还能进一步扩大平台覆盖,提升服务广度与深度;并利用AI、大数据等底层技术持续提升供需匹配,优化服务体验,前景可期。
我们也期待,通过各个参与方的努力,在不久的将来,大众对待精神心理问题不再谈之色变。无论是社会对精神心理问题的认知、还是大众获取心理健康服务的便捷性,都如治疗小感冒一般平常。
(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